议论文写作的理论及事实论据:担当
【理论论据】
铁肩担道义。(李大钊)
敬业乐群(《礼记?学记》)
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朱熹)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荀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马克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
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孔子)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
全心全意位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就在于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它是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的。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涵义。自己无论怎样进步,不能使周围的人们随着进步,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极其有限的,绝不以‘孤独’、‘进步’为满足,必须负担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邹韬奋)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和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托尔斯泰)
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整个社会。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这就是考验,是对文明的至诚。它表现在对整体,对个人的关怀。这就是爱,就是主动。(穆尼尔。纳素)
一个成功的人必然具备某些条件。其中之意是责任感。固然,聪明、才智、学识、机缘等等,都是促成一个人成功的必要因素;但假如缺乏了责任感,他仍是不会成功的。一个人的责任感不一定要由大事去衡量。由平常小事也可表现出他的忠诚与负责。我们看一个人是否每天下班以前,把他的办公桌整理清爽;师傅肯把掉在地上的字纸随手捡起来;是否守时;当他有错误的时候,师傅勇于承认,立刻弥补;还是希图狡赖,委过别人,这不仅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也可预卜一个人的成败。对于工作,一时的热忱容易,持久的热忱困难。短暂的成功容易,持续的成功困难。必须时时求新,日日求进,避免自足自满。能够把工作视为与自己荣辱相关,祸福与共,才是真正了解成功之乐的人。当你一天工作完了之后,你是否习惯去检讨一下它的成败得失呢?如果你有这项习惯,你就是一个负责的人了。因为惟有在检讨之后,你才可以发现错误或疏漏,才可及时去改正,或做下次工作的参考。事后的检讨是进步的来源,它并不是要你去做无益的追悔,而是要你从中获得可贵的经验。
【事实论据】
1、陈金水献身祖国气象事业:陈金水从气象学院毕业后,离开山清水秀的浙江只身来到青藏高原。他在世界屋脊建立起世界上最高的气象站。在卧室里悬挂着“祖国的气象事业高于一切”的横幅,以表明自己的心迹。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青藏高原一干就是30年。青藏高原生活环境极为艰苦,终年积雪,万里无人。由于低压高寒,他吃不上煮熟的饭,吃不到新鲜蔬菜。由于缺氧,落下了心血管疾病。他为青藏高原的气象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2、敢于承担责任的足球主教练:德国国家足球队的总教练沃勒尔和法国总教练桑蒂尼选择了主动辞职,意大利队总教练特拉帕托尼和西班牙队塞斯也没有继续干下去的意思,他们明白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最好。因此用辞职的方式来表明自己愿意承担责任。实际上,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让人尊敬。
3、回溯历史,烛之武、触龙用智慧和巧言来担当国家的危难,司马迁用忍辱负重、用史记来担当历史赋予他的良史之职,谭嗣同用流血为中国之变法担当,鲁迅用如椽大笔担当起刺破黑暗的重任。今天,面对国外叫嚣的反华势力,中国人怎样挥舞爱国的大旗,怎样担当起匹夫的责任。面对网络色情泛滥、游戏成灾的现状,青年人应该有怎样的担当。面对父母,面对生活的重负,啃老族是否还在襁褓中嘤嘤啼哭,不识担当为何物。担当是一种行动,面对可以赚得盆满钵的网络游戏,马云用拒绝来“担当”;面对河南农村的艾滋病人和孤童,杜聪用无疆的大爱、陈为军用冷峻的镜头来“担当”;面对韩国首尔崇礼门失火,官员用引咎辞职来“担当”;面对被无辜屠杀的中国人,被屡次掩盖、遗忘的历史,王选用正视来“担当”,张纯如用真相和年轻的生命来“担当”……太多太多的人用不同的行动高唱着同一首“担当”之歌。
4、勇于承担责任的卡特总统:在营救驻伊朗的美国大使馆人质的作战计划失败后,当时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即在电视里郑重声明:“一切责任在我。”仅仅因为上面那句话,卡特总统的支持率骤然上升了10%以上。做下属的最担心的就是做错事,特别是花了很多精力又出了错,而在这个时候,老板来了句“一切责任在我”,那对这个下属又会是何种心境?卡特总统的例子说明:下属对一个领导的评价,往往决定于他是否有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不仅使下属有安全感,而且也会使下属进行反思,反思过后会发现自己的缺陷,从而在大家面前主动道歉,并承担责任。
5、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支了存款。当他拖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6、鲁迅改稿:鲁迅先生提倡写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自己身体力行着这一主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天中所写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一文的修改上,清楚地表现了这一点。当时,他“已经没有力气了”,但他仍坚持修改,在这篇最终未能完成的仅有2600多字的短短文稿中,修改的痕迹竟达53处之多。
议论文写作的理论及事实论据:担当相关内容
《双城记》中有言:“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诚如斯言。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体质的锻炼无暇被顾及,竟已沦落到要加入考试来提高地位的落魄处境,令人唏嘘。把体育加入高考,不仅会增加学生新的体育应试负担,还会让体育本身的乐趣腐烂酸臭变成…
就我看来,体育不应该纳入高考。一个人是很难在兼顾学习的同时还能有时间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以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专一,乃成事之本也。”纳入高考,就意味着体育也是与课堂学习有着同等地位的一门“学科”了。为了高考能够高人一等,那就必须花费时间去练…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业负担日益增加,高考俨然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近日,有人提出“体育入高考”的建议,在我看来,在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应该被提倡。对于学生而言,为了应对高考每天沉浸于题海之中,适当的锻炼能够缓解疲劳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
近日,“体育入高考”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对此政策的提出,网友们纷纷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我对此所持观点为“不赞同”。在社会、就业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学习作为唯一出路也显得越发重要。人数一年更比一年多的入学新生让原本就有限的教育资源陷入两难…
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承担起每一个过程。今日,“是否将体育作为科目纳入高考”引起广泛关注,而我对此正如开篇所言,重要的不是奔跑出的分数,而是奔跑沿途的风景,“体育入高考”,大可不必。健康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
近日,“体育入高考”这一话题引起了社会关注。人们的观点纷繁多杂,我却对这种做法――体育入高考,保持质疑的态度。首先,这样的做法是不理智的。在每分每秒都可视为无价之宝的高中,还要投入精力去对付“体育应试”,学生们怎能承受住这高压?怎能以百分百…
近日,“体育入高考”这一话题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而在我看来,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自救之路。很多人怀疑体育入高考的合理性的原因大致有二。首先,大部分人认为体育并不像文化课那样重要,更不至于计分入高考。但事实上,并不是体育本身不重要,而是我们自己习…
当“中考体育”成为现实并实施多年之时,“体育入考”接踵而来,引发热议,而作为一名在读高中生,我是不支持把体育纳入高考的。首先,“中考体育”的成功实施并不意味着“体育高考”就光明无限。初中与高中实如涛涛黄河之水的此岸与彼岸,相去甚远。高中所面…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不俗高士之风,灯火阑珊处寻”。谈及古诗词,我最钟意的必定是这首《青玉案·元夕》。无他,实在是美到了极致,单从“景”这一面来说,便“胜却人间无数”。大抵是幼时年龄不足,每读到诸如“寒蝉凄切”“乱碧萋萋…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推荐的词是纳兰容若的《采桑子塞上咏雪花》纳兰容若作为李后主的后继之人,以爱情词赋而闻名。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传唱古今。然而,我最喜欢的却是他在《采桑子》中的那句“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亲爱的同学们:相逄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瀏鬟心只凤钗。待将低唤,只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今天我分享的词作是纳兰容若的《减字木兰花》世人皆谓这是段喁喁情话,流露出淸新隽永的忧愁情思。《减字木兰花》的女主角一—纳兰…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发言的题目是“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在中国的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体现的不仅是个人的气度,更是晚唐靡丽的诗风;他耽溺于唯美,更是将华丽当作追忆。他是李商隐,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他的《北青萝》。“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