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的理论及事实论据:担当
【理论论据】
铁肩担道义。(李大钊)
敬业乐群(《礼记?学记》)
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朱熹)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荀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马克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
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孔子)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
全心全意位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就在于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它是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的。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涵义。自己无论怎样进步,不能使周围的人们随着进步,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极其有限的,绝不以‘孤独’、‘进步’为满足,必须负担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邹韬奋)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和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托尔斯泰)
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整个社会。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这就是考验,是对文明的至诚。它表现在对整体,对个人的关怀。这就是爱,就是主动。(穆尼尔。纳素)
一个成功的人必然具备某些条件。其中之意是责任感。固然,聪明、才智、学识、机缘等等,都是促成一个人成功的必要因素;但假如缺乏了责任感,他仍是不会成功的。一个人的责任感不一定要由大事去衡量。由平常小事也可表现出他的忠诚与负责。我们看一个人是否每天下班以前,把他的办公桌整理清爽;师傅肯把掉在地上的字纸随手捡起来;是否守时;当他有错误的时候,师傅勇于承认,立刻弥补;还是希图狡赖,委过别人,这不仅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也可预卜一个人的成败。对于工作,一时的热忱容易,持久的热忱困难。短暂的成功容易,持续的成功困难。必须时时求新,日日求进,避免自足自满。能够把工作视为与自己荣辱相关,祸福与共,才是真正了解成功之乐的人。当你一天工作完了之后,你是否习惯去检讨一下它的成败得失呢?如果你有这项习惯,你就是一个负责的人了。因为惟有在检讨之后,你才可以发现错误或疏漏,才可及时去改正,或做下次工作的参考。事后的检讨是进步的来源,它并不是要你去做无益的追悔,而是要你从中获得可贵的经验。
【事实论据】
1、陈金水献身祖国气象事业:陈金水从气象学院毕业后,离开山清水秀的浙江只身来到青藏高原。他在世界屋脊建立起世界上最高的气象站。在卧室里悬挂着“祖国的气象事业高于一切”的横幅,以表明自己的心迹。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青藏高原一干就是30年。青藏高原生活环境极为艰苦,终年积雪,万里无人。由于低压高寒,他吃不上煮熟的饭,吃不到新鲜蔬菜。由于缺氧,落下了心血管疾病。他为青藏高原的气象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2、敢于承担责任的足球主教练:德国国家足球队的总教练沃勒尔和法国总教练桑蒂尼选择了主动辞职,意大利队总教练特拉帕托尼和西班牙队塞斯也没有继续干下去的意思,他们明白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最好。因此用辞职的方式来表明自己愿意承担责任。实际上,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让人尊敬。
3、回溯历史,烛之武、触龙用智慧和巧言来担当国家的危难,司马迁用忍辱负重、用史记来担当历史赋予他的良史之职,谭嗣同用流血为中国之变法担当,鲁迅用如椽大笔担当起刺破黑暗的重任。今天,面对国外叫嚣的反华势力,中国人怎样挥舞爱国的大旗,怎样担当起匹夫的责任。面对网络色情泛滥、游戏成灾的现状,青年人应该有怎样的担当。面对父母,面对生活的重负,啃老族是否还在襁褓中嘤嘤啼哭,不识担当为何物。担当是一种行动,面对可以赚得盆满钵的网络游戏,马云用拒绝来“担当”;面对河南农村的艾滋病人和孤童,杜聪用无疆的大爱、陈为军用冷峻的镜头来“担当”;面对韩国首尔崇礼门失火,官员用引咎辞职来“担当”;面对被无辜屠杀的中国人,被屡次掩盖、遗忘的历史,王选用正视来“担当”,张纯如用真相和年轻的生命来“担当”……太多太多的人用不同的行动高唱着同一首“担当”之歌。
4、勇于承担责任的卡特总统:在营救驻伊朗的美国大使馆人质的作战计划失败后,当时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即在电视里郑重声明:“一切责任在我。”仅仅因为上面那句话,卡特总统的支持率骤然上升了10%以上。做下属的最担心的就是做错事,特别是花了很多精力又出了错,而在这个时候,老板来了句“一切责任在我”,那对这个下属又会是何种心境?卡特总统的例子说明:下属对一个领导的评价,往往决定于他是否有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不仅使下属有安全感,而且也会使下属进行反思,反思过后会发现自己的缺陷,从而在大家面前主动道歉,并承担责任。
5、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支了存款。当他拖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6、鲁迅改稿:鲁迅先生提倡写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自己身体力行着这一主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天中所写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一文的修改上,清楚地表现了这一点。当时,他“已经没有力气了”,但他仍坚持修改,在这篇最终未能完成的仅有2600多字的短短文稿中,修改的痕迹竟达53处之多。
议论文写作的理论及事实论据:担当相关内容
一根平衡木上,一只熊和一个猎人正在抗衡,与其说是他们之间的抗衡,还不如说是人与动物,人与自然间的对立和统一。自从远古人类时代以来,人与自然就在不断地抗衡着,人类从受制于自然再到征服自然,从自然中索取资源,这些都是人类不断进步、不断奋斗的表现…
尊重世界万物的发展规律,是对世界万物生命的尊重。有这样一个故事,揠苗助长。说的是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种了水稻苗之后,希望能早早得到收成,他每天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了,心想:怎样才能使稻苗长得快,长得高呢?想了又想,…
张国荣唱过一首歌《我》,里面有句歌词是这样: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电影《摩登家庭》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要我放弃做自己,哪怕一秒钟都不行。我们生来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不做属于自己的个体,如果肉体还活着,那么灵活肯定早就被埋葬了。即使你…
君子日,学不可以己。学习是人们从古至今都在思索的课题,但我们真的会学习吗?从《过秦论》中,我是似乎有了感悟。学习不可自傲。秦始皇在大一统后,“自以为关中之固”而后却致子孙“身死人手”,何也?很显然,他被暂时的成功蒙蔽了双眼。就如匠人与大师,…
小荷才露尖尖角,是稚嫩的清新;胡天八月即飞雪,是冷冽的浪漫;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决绝的豪气。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时间的轮盘吱吱呀呀地前进,带来了各异的风景。曾经总是向往长大,不想做一个孩子,后来才明白人生不同阶段各有风景,成年人的…
什么是偏见?(此处引用辞海)偏见是人们的主观看法,片面的推断,从自我角度去臆断,推测一个人或事情。每个人在为自己的偏见辩解。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正确无比每个人都恍若智慧和正义的化身,在别人的净土里撒野。人心为何愈来愈浮躁,因为此时都在宣扬着一种…
在一个虚构的未来世界里,人类的遗传基因被设定停留在25岁,不管他们活了多久,他们的容颜等生理特征都保持在25岁。然而到了25岁,所有人最多只能多活1年,继续活下去的方法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比如工作、借贷、交易、变卖,甚至抢劫)获取更多的时间。…
“过去并未消失,而未来已经存在”,诚如斯言,时光之河奔流而去不复返,过去时光只能永存心间,然而未来之路就在脚下。时移世变,我们应该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能够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人,会对生活充满热情与活力。无论身体随着岁月奔流到何处,他们的灵魂深…
祖国是一个融汇在血液里的词汇,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更是一个根植于心底的精神支柱。无论倡导爱国主义,还是表达爱国热情,都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透过时光机的映射,看到了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几千年的潮起潮落,…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的力量微不足道,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也如大海中一叶孤舟,略显渺小,面对大自然,心存敬畏是生存之本敬,是尊敬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与万物和谐共处;畏,是敬的进一步体现,是行动的底线,是每个人该恪守的准则…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董卿老师的这句评语,不知惊叹了多少场外者,又不知点醒了多少梦中人。人与自然在这纷繁世间,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击搏挽裂斗个你死我活,亦或是相得益彰求个心平气和。殊不知,对抗也是一种平衡,和谐亦是一种取胜。何不取之有…
众所皆知战争是“五更鼓角声悲壮”,却不知“野哭千家闻战伐”;听闻秦奢侈如“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后便有“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结局;敬佩世间才人怀有“出师一表真名世”之志,却又感伤得以“天涯沦落人”的结尾。如此,不论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