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因此,在“实写”之时,要适当进行“虚写”。比如:《雨中》一文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作者由眼前的“马路”、“车辆”,联想到“绸带”、“小船”,这种虚实相间,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
三、“动”要与“静”结合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例如有一篇题为《傍晚》的文章,小作者写被晚霞笼罩着的府山顶、树和望海亭,它们是“静”的,而望海亭上空飘动的云彩却是“动”着的,它们“一会儿像人,一会儿像狗,不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匹奔驰着的枣红马,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引颈鸣啼的雄鸡……”小作者把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描写,静态美和动态美交相辉映,把晚霞描述得十分可爱。
四、“浓”要与“淡”结合
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一审美观念告诉我们:描摹景物不可只“浓”或只“淡”,而应该“浓”和“淡”相配适宜得当。“浓”就是要浓墨重彩,即对景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精雕细刻,“淡”就是轻描淡写,即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画出景物的特征。怎样做到“浓”和“淡”相宜呢?“浓”绝不是事无巨细都需花费笔墨,“淡”也绝非都寥寥数笔,简笔勾勒,而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进行选择。对于那些与主题或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密切的景物要泼墨浓洒,也就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从性质、形态、大小、色彩、声响、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绘,使之鲜明、具体和生动。与主题有着间接关系的则要淡墨勾勒,使之简洁、传神。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其次,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
五、“景”要与“情”结合
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这就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那么如何为情感的抒发找好“婆家”使之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
关键要挑选好景物,所选取的景物具有的特点必须与作者抒发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正所谓“亮景写喜情,暗景写悲情”。例如:鲁迅在《故乡》第五段中,他是这样描写故乡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枯萎的野草,没能享受阳光雨露,在寒风的摧残下,只能是“断”了,“抖”着,一个“断”字,何等伤痛;一个“抖”字,何等凄惨;由静到动,何等传神。此情此景,“我”心伤故乡之情,已跃然纸上。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景与情可谓是有机交融。
如果写好描写景物的作文_写景作文写作指导相关内容
有一天,我正在和同学们阅读书籍,一不小心思绪“飞”到未来的学校……走进校园,一座气派的教学楼屹立在我面前,旁边的学生热情地告诉我这是100层的教学楼,一楼大厅贮存有全校师生的指纹信息和班级信息,信息核对成功它就会带你去你要去的楼层。我听了,…
不管我做什么,我的影子都得跟着我,她终于烦透了。一天早上起床,我发现影子不见了!她留下一张纸条:“主人,我不想跟你去上学!”我抬头看看时钟,已经七点半,只好独自风风火火地冲向学校。上课了,米老师又开始“碎碎念”起来。同学们正襟危坐,一丝不苟…
昨夜,我做了一个非常甜美的梦。我梦到了:我和妈妈一起去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旅游。我先到了游乐场,我们有四位同学,我和黄静雯先上去了,随后另外两个也来了。我们兵分两路,我和黄静雯一下去就到了一个大滚轮里,我们跑啊跑,突然飞起来了,黄静雯大叫一声,…
我家养了一只小猫,它非常惹人喜爱,所以取名叫“波波”。波波的头圆圆的,小小的,像个小皮球。它有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两颗光芒四射的黑珍珠似的。它的鼻子很灵敏,就算与它相隔十万八千里的一块肉,它也能够闻到香味。波波背上长着绒毛乌…
深秋,有两个明显的标志,其一是丰收,另一个是落叶。我常在深秋的黄昏望着那门前的百年老枫树。这不,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心中怀着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坐在窗前,望着那老枫树,这才发现,落叶归根的过程,是多么的精彩,多么的欢乐。抬头一望,老枫树的枫叶…
万泉河在我心中就像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诗,流露出天地之间的灵气,诠释着岁月的深沉和古老。沧海桑田,不变的是它完美的气质;斗转星移,永恒的是它沉淀的轻灵……------题记站在嘉积大桥上远眺万泉河,就像一片掉落在地上的蓝天,静静地流淌着她清纯的风…
在星期三的下午,我们进行了一次班与七班的篮球比赛。“加油!加油!”我们班的同学不停地为队员们加油。正在想对策的男队员们已经满头大汗了。突然、对方主将一个闪躲,守住了篮球,就在他投向篮筐的那-刹那,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悬了起来,但是,篮球调皮地…
秋天已经带着落中的声音来了,而教官即将离去的日子也近了,一想到这儿,我就从心底隐隐注起了一波波怅然的失落。回想起与教官相处的这几天,虽短但却很充实、愉快。在充实的几天中,不知有多少次我们悄悄偷懒,不知有多少次我们兴起插嘴,也不知有多少次我们…
我怀着光冲冲的心情急急忙忙冲进了教室,坐到了我那熟悉的座位上。我猛地一抬头,目光接触到前面刚刚扭过来的脸庞;嘴角弯弯地牵扯着笑容。眼中浓浓的是一种笑意,传给我一股般温暖的感觉。我也禁不住笑了。就这样,两年前我接受了新来的朋友——张人梦。我没…
描写樱花的作文600字篇一_春的代表——樱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可是在中国,在浙江,在金华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区里,竟有十米高的樱花数十棵!我牵着妹妹的手,来到小区的内部。啊!在花坛中,竟有如此美丽的花!周总理曾经说过:“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
英语,能帮助你走出国门,是我们探索世界的钥匙,是联通各国友谊的桥梁。学好英语这门功课,是非常重要的。而我的妈妈为了让我学好英语,特地给我报了新概念英语班。起初,我烦躁地抵抗着说:“天天学学学,在学校里难道教的还不够好吗?”后来呀,我才明白了…
小学写作技巧:吸引眼球的景色描写在小学生的写景文章中常常看不到“景”,文中写的尽是去游玩的路上发生的事,或是吃了什么、玩了什么游戏、说了什么话语。即使有的写了风景,也难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看到的优美的风景。因为通篇仅是景物的叙述。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