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现代文明载体的影响下,各种方面的文化得到了新的交流和讨论,各种文化的热度一点点上升。其中,就不乏传统文化。现在,比较有影响力的现代方式有很多,比如时下热播的历史剧,知识类综艺节目,还有一些名人的讲座,都有很大的热度。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复兴势在必行,但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复兴,还需要改进和发展。
现在讨论度比较大的就是历史剧。对于这种题材,有人持赞同意见,认为历史剧既能让人了解历史,弥补知识的空缺,又能寓教于乐。有人赞同就有人反对,2017年10月29日,百度知道的匿名网友就提出:“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在思想内容方面没有一点创新和发展,对小说《三国演义》表达的思想没有进行任何筛选,统统照搬。其照搬了原著里“蜀汉正统论”的思想,承袭了原著中“尊刘贬曹”的政治倾向性,将原著中的“腐儒”思想发挥到了极致。”这也说明了历史剧也有很大的弊端。
对于历史剧的拍摄,我个人支持前者的说法,历史剧有利于我们了解到课本中所没有的知识,更加多元立体地了解一个历史人物,并且比课本的讲解更加引人入胜,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当然,我并不认为历史剧没有弊端,更不觉得它可以代替课本。历史剧中加入了很多无从考证的野史和编剧为了吸引人眼球的“剧情”,有一定的娱乐的成分,不能当作正史来对待,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改编,但不能为了抬举一个人物就将配角的功劳加在主角身上,更不能有意地贬低配角。很多影视剧都有这样的成分,因此,在观看历史剧时不能一昧地听信,要学会用自己的眼光来分辨:哪些是正史,哪些是野史;哪些是史书上的历史,那些是戏说的历史;哪些是科普向的剧情,哪些是娱乐向的剧情。但对于历史剧的微小改变不能过分追究,毕竟历史就是历史,史学家会严肃地进行考证;历史剧是历史剧,要抱着寓教于乐的心态来观看,可以全听,但不能全信。当然,确实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载体,但追剧不能干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任何干扰学习和生活的娱乐都不配叫做寓教于乐。
历史剧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载体,那么还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呢?当然有,央视就出品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类综艺节目,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百家讲坛》等等。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各选手大放异彩,不但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而且对于诗人的写作背景,时代背景等额外知识都有很深的研究,这很有助于我们学生知识的拓展。《中国诗词大会》的“飞花令”环节可谓是脑洞大开。飞花令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韩翃的诗《寒食》中,诗中写道“春城无处不飞花”,这也可见大会有关人员的用心良苦。《中国诗词大会》也提高了诗词的普及度,收视率高的让很多农村的大爷大妈也能叫上陈更的名字。而且,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诗词竞赛,康震、王立群、蒙曼等老师他们聊的不只是诗词,他们会聊毛泽东的梅花和陆游的梅花之间的不同,会聊现在的大龄剩女问题。这不只是一场诗词比赛,更是一次对社会现象的解读狂欢。
当然,《中国诗词大会》也不是没有缺点,嘉宾含水量较大,很多常见诗词都会错;运气对结果响很大,有时候做对的题量相同,但因为题目难度不同,最终的成绩出现差异,选手被淘汰,这种比赛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一定的修改。不过《中国诗词大会》即使有一点瑕疵,但瑕不掩瑜,这改变不了中国诗词大会能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事实。
除了收看《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也是不错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通过偶尔收看《百家讲坛》,我了解到了一些平时不知道的孔子的故事,但是也有滥竽充数的讲师,让我很恼怒。她就是几年前被有些人追捧,但也被有些人唾弃的于丹。我很疑惑,为什么这样的“江湖骗子”也能踏上《百家讲坛》的讲座讲孔子?于丹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思想”广为流传:“大家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出门,不和它较劲。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这个说法被大妈们的喜爱和追捧,但也受到年轻人的唾弃。著名杂文家、畅销小说家李承鹏就如此评价于丹:“浑身正能量,满血是鸡汤。”这句话在我个人看来一针见血,于丹的正能量过于盲目,似乎即使别人的故意伤害她,只要意志坚定,也伤害不了她的心灵,攻击不了她纯洁的精神。遇到问题先想想自己,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但面对雾霾这种环境问题,不但不去治理污染,调节环境,从根源解决问题,而且还选择逃避,这种想法真的是对孔子的正确解读么?我看未必吧。
于丹对于传统文化思想的诠释,和易中天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易中天对《三国演义》的戏说,和当代历史剧的性质是一样的,都带有寓教于乐的成分;但于丹对《论语》的解释,却有歪曲事实的成分在里面,讲忍耐顺从,认为遇到事情就要规避,我认为这着实不对。面对灾难,如果人人都麻木,只知道一昧地逃避,不去反抗压迫,或许我们现在还生活在像夏末暴政一样的时代吧,不,甚至有可能我们连大洪水时代都熬不过去。不去治理环境灾难,不去反抗政治压迫,我们,又如何能建立起在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呢?
用讲座的形式诠释传统文化固然是好的,但不能歪曲原著,更不能传递错误的三观。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有一些古代观点确实不符合现代文化,需要摒弃。可是对于符合社会现状的观点和精神进行歪曲理解,在我个人看来,使不得。
现代文明载体与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是一个新兴领域,需要人们进一步的摸索。现在的成就固然很大,但也有所不足,既然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要以专业人士的斧凿来一点点地铸造新时代传统文化的高楼,并削切掉滥竽充数的朽木。
指导教师:禚洪庆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_初二议论文2000字相关内容
女生夕茜蹲在沙滩上,望着一望无际的海,聆听着浪花嬉戏的声音,感受着海风温柔的抚摸,轻轻地将爸爸妈妈的相片放在微风掠过的海面上。相片随着海水一起一伏,缓缓向远方飘去……大海——广阔的胸襟“妈妈,您知道吗,这辈子,我最想去海边玩了!”当还是小孩…
他叫黎,成绩名列前茅。因为知识面广,经常受到老师的“关照”,同时,女生们也非常喜欢这个公认的好学生。他叫烁,成绩倒数五名内肯定有他。除了体育和数学,其他科目只能算勉强及格。至于“老师的特别关照”什么的,是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今天发成绩单,…
一开始出现的那座城墙轻轻的雷了我一下。做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的城墙,即便在太平天国时代,也没那么潦倒吧。紧接下来的镜头则很有些主旋律的味道,大批身着国军制服的残兵欲从城门出逃,部分决意死守的身着类似八军灰布军服的士兵执意不愿放行,想离开…
在巴黎机场。飞机稳稳地降落,一行人扛着大包小包下飞机。好吧,再也没有把执行任务变成群体旅游这么郁闷的事了。接机的是个女孩,和新玥相仿的年龄,紫发如瀑,清秀的五官,不知怎的却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银落,好久不见!”新玥微笑道,手里的行李毫不客…
话说黔驴因技穷而亡于虎口,尸骨烂于荒野,但是,黔驴的故事并没有因此而结束,接下来,黔驴将展开新的篇章,黔驴在此将踏上新的征途。其实,在人们运驴入黔之时,为使驴这一品种能在黔迅速繁殖,为人所用,所以运来的并不止一头驴,随行于这头公驴的还有一头…
从7月份到现在,杭城的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三个字——“吴菊萍”。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
世界着名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看书能带给我们许多好处。它能让我们开拓视野,让我们丰富感情,让我们增长知识等等。在我看过的书中,《三国演义》印象最深,它里面的《火烧连营》更是让我深有感触,得到人生的启示…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
心目中,有两位文人一生铭记,一位是现代童话大王郑渊洁,他给了我最初的启蒙;另一位便是鲁迅,那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人们常说,一本好书,见证了一段历史,《朝花夕拾》便是如此。一本只有十篇文章的回忆散文集,见证了近代中国三…
家里贫困的他,十几岁就开始出家打工。面对一个新的世界他显得如此渺小,但他没有畏惧,挺直腰板儿,用自己的双手和自己一颗宽大的心征服了所有的人。正如《雷锋日记》中所说:他用自己辛苦攒下来的钱给同事看病却不求偿还。想到这儿,我哽咽了一下。就拿我们…
崖上的虎耳草生生息息了三五次,也渐渐地往高处长,以至于翠翠摇着小船从山崖过时,伸手再也够不着它们了。翠翠一手扶着膝,倚着那块早已冰冷的石头,望着对崖呆呆地出神。黄狗乖乖地偎在翠翠脚边,任由翠翠搂着它的头。整个溪上都弥漫着淡淡的乳白色的薄雾,…
记得一位诗人曾经这样说过:“感谢火焰给你光明!但不要忘记那执灯人,他是坚韧地站在黑暗中呢!”是啊!人类如果缺少了光焰的照耀,便不能生存!没有美,没有幸福,也就没有未来!那光,便是师德之光,理想之光!那光,能给受伤的心灵送去温暖,给迷惘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