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读《合肥党史故事》有感700字
重温《合肥党史故事》,忆往昔峥嵘革命岁月。整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向我们展现了在漫长的革命长河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信念、有胆识、有抱负的仁人志士,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阶层,为革命的火种添柴加薪,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没有他们的践行和牺牲,就没有后来的燎原之势,在我的心目中,他们都是可歌可敬的英雄。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英雄人物是董汉章,他自幼酷爱读书,立志读书救国,时刻关注革命动向,积极投身革命行列。通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地在合肥城内播下了第一颗革命火种——中共合肥小组,并担任组长。创办夜校,培养革命积极分子;深入基层,引导政治斗争;成功领导抗烟苗捐和扒粮,威震合肥地区。即使生活艰辛,也断然拒绝国民党的高官厚禄。七七事变后,他积极投身全民族抗日的滚滚洪流,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妻儿迁移到后方,托付给亲友,只身一人留在安徽这片热土,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为保护党的机密文件,他拖着病体毫不犹豫地钻入水塘。
就是这样一个文弱书生,拖着弱体病躯,却胸怀家国天下,以钢铁般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破釜沉舟的勇气,舍小家为大家的决心,用血与肉书写着革命英雄史诗赞歌,在合肥这片赤诚的土地“杀”出一条血路,谱写了展现合肥的新华章。